当前位置:88读书网>历史军事>我的父亲太努力了> 第七章:奏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奏疏(1 / 4)

汤和是朱元璋最早期的伙伴,在朱元璋最落魄的时候,汤和便死心塌地地跟随朱元璋,与这大明其他的开国文武大臣们相比,汤和文不如李善长,武不及徐达、常遇春。可论起交心和朱元璋的关系,却没有人可以超越这位中山侯汤和。

汤和笑了笑,他面相敦厚,说话也不疾不徐,只温和地道:“他们年少,还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年纪……”

朱元璋听罢,摇头:“这还年少?朕在他们这年岁的时候,便已不知干下多少大事了!可瞧一瞧他们,哎……文不成,武不就,只晓得胡闹……”

朱元璋顿了顿,又道:“前几日,朕给他们几个出了题,询问他们,我大明的心腹大患在何处,太子答的很好,只可惜,他性情太温和了,这答案嘛,虽然没有什么过失,却也只能说是四平八稳。”

汤和道:“太子乃是储君,自该持重,所谓老成谋国,不正是如此吗?”

朱元璋只笑了笑,说到太子朱标的时候,他脸色浮上来了难有的温情。

朱元璋又道:“还有燕王朱棣,朕的这个老四,则回答说我大明的腹心之患在于漠北的敌人,除此之外,他还上了一道应对漠北胡人残党的奏疏,朕看了他的方略,这小子应该是下了一些功夫。”

汤和微笑道:“燕王勇武,坚韧不拔,乃是帅才。”

朱元璋颔首,似乎也表示了对燕王的认可,随即又道:“至于其他几个小子的回答,就乏善可陈了……”

“他们毕竟还未成年,陛下,不可责之太过。”

朱元璋眯着眼,重新坐回了龙椅,这才道:“这些答案,各有千秋,可朕却总觉得,像是隔靴搔痒,总是差了那么一点意思。其实朕这些时日苦思冥想,也在寻求答案……”

朱元璋皱着眉,似乎已陷入了思考,又好像在比对着几个皇子们的答案。

就在此时,一个通政司的小宦官匆匆而来,拜下道:“陛下,秦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