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读书网>历史军事>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 第642章 修路的难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2章 修路的难题(1 / 4)

朱棣何许人也?

大明永乐皇帝陛下。

丰富的治国经验在身,他只凭直觉就能感到李弘壁说的这些正是治国大道,是谋国之论。

“弘壁大才,你继续说,朕洗耳恭听。”朱棣的表情凝重起来。

徐皇后也变得严肃多了,称赞道:“‘要想富,先修路’,短短六字,用辞极妙,深思颇有道理,此策对社稷有大用!”

李弘壁思索了片刻,认真想了想,还是开口道:“陛下,娘娘,道路这东西,其实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建设,修建的时候是需要投入极大成本的,而且投入的成本很难收回获益,因为它消耗的是国本。”

就连后世的高速路都不一定能够回本,甚至是常年都在亏损,更别提现在的大明王朝了。

所以有些丑话还是要说在前头,李弘壁相信以永乐大帝的英明神武,自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修路这种事情,不仅投入大,工期也很漫长,陛下恕臣直言,一代或两代帝王,也许都很难将大明全境州县的道路修好,若后面的帝王觉得费而不惠,或许便是人亡政息,直接半途而废了。”

这句话说得略显诛心或者不敬。

但事实就是如此。

永乐皇帝的很多政策,朱高炽甫一上位便直接给废除了,比如郑和下西洋等等,说是“人亡政息”再贴切不过。

“但是,如果有朝一日,大明各地州县都修成了水泥路,以帝都北京或者南京为中心,如蛛网般向四面八方扩散出去,这些道路便是强国富国的动脉,天灾也好,人祸也好,只要道路不断,没有过不去的坎。”

“商贾们的货物流通愈发快捷,军队的行动愈发迅速,各地州县的任何风吹草动也能更快传到京师,更有利于中央朝廷对地方官府的彻底掌控。”

朱棣和徐皇后眼睛越来越亮,不时深吸口气,显然这对天家夫妻此时内心很不平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