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读书网>历史军事>安西兵日记> 第50章三个人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章三个人才(1 / 4)

大唐有大量粟特人为官,但粟特人这个标签并不算太光彩,按大唐人的传统理解,胡人指所有蛮夷外族,比如突厥,吐谷浑,回鹘,薛延陀等,而粟特人则被归类于胡人中的杂种胡(没有骂人的意思)。

原因也不复杂,唐人看到过突厥吐谷浑等曾经盛极一时,粟特人这类从来没牛叉过的便低了一等,就像世家门阀,就算如今没落了,人家祖上也阔过,不像那些一直在最底层的。

粟特人中名气最大的人是安禄山,其实这货有个很厉害的堂兄叫安思顺,曾历任河西,朔方节度使,乃是战功赫赫的名将,郭子仪,李光弼,哥舒翰都曾是他的手下,郭子仪对老安很敬重,哥舒翰却跟他不对付,也因为这层关系,哥舒翰跟安禄山也闹别扭。

玄宗攒了个饭局,将安思顺,安禄山和哥舒翰叫到一起吃饭,高力士主持,想给三大节度使说和一番,结果却闹得更僵了。

安禄山对哥舒翰说:我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突厥毕竟牛叉过,说出来脸上有光),您父亲是突厥,母亲是胡人,咱俩都差不多,以后好好处。

这话明显是在示好,说的没毛病。

哥舒翰答道:野狐向自己洞窟嚎叫为忘本,大不详,我没忘记自己身份,一定会用心。

引用了一个谚语,野狐向自己洞窟嚎叫是要同类相残,大不祥。这里有个谐音梗,狐通胡,大概意思是咱俩都是胡人,是同类,不应该同类相残,以后就不闹了。

看似没毛病的一句话,结果安禄山却炸了,对哥舒翰又打又骂。

哥舒翰父系突厥,母亲是于阗王族(尉迟部),安禄山母系突厥,父系粟特(人称杂种胡)。毛病就出在哥舒翰用的那个谐音梗,狐通胡没毛病,加个野字就不一样了,安禄山认为哥舒翰在讥讽他是个野胡,当场翻脸(谐音梗的锅)。

后来安思顺觉察到堂弟不对,几次上书告状,玄宗不听,安思顺便跟安禄山断绝关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