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读书网>历史军事>安西兵日记> 第76章 他们不管我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6章 他们不管我管(1 / 4)

老李拉着烦了聊了一下午,聊的什么也没人知道,但第二天一上朝就说他文采出众,深有谋略,要授其翰林学士衔,结果遭到宰相武元衡和李绛的一致反对。

翰林学士只有七品,却能被两位宰相同时反对,因为这个职位实在太特殊了,类似于皇帝最亲近的秘书和顾问,还要轮流在禁中值守,也是升官的快车道。

李绛反对的理由是不合规矩,杨舍人任职东宫,而且只是个制科出身,不足以胜任翰林学士职。武元衡的理由更直接,大唐未有赤发翰林的先例。

由于阻力太大,杨舍人这个官终究没能加上,老李很不高兴,怒赏他三百贯钱,绢三百匹,奴婢二十,一时朝野震动。

钱绢和奴婢对于高官大户不算什么,重要的也不是钱和人,而是皇帝的态度,短短时间内接二连三的各种赏赐,意味着皇帝的看重,杨舍人官职虽然没升,但江湖地位已经直线上升,成为不可忽视的人物。

等了半个来月,裴度都从前线回来了,烦了依旧没能等到想要的消息,他在延英殿里对老李说的很直白,不用多,给我两三营人马就行,或者把我调去山南东道做个州刺史,哪怕县令都行,我自己征兵自己干,然后老李就他回来等消息,结果等到升官不成,也等到了赏赐钱绢,然后就再没动静了。

更让他不舒服的是,在延英殿时,他几次把话题往安西殉国将士上引,不指望朝廷能给那些死去的兄弟家多少赏赐,只要礼部向各州行文,让州县找到家里夸几句,把名字写进族谱,给减免一点赋税就心满意足了,可皇帝完全不感兴趣,一再把话题岔开。

已经过去大半年了,那本殉国将士名册就像没出现过一样,没人在意,即使烦了硬着头皮提都没用。

“哥,两县作坊已经开始运作,有蓝田,华原,泾阳的安西兵后人找咱们,他们不要钱粮,只求能去开买卖”。

安西作坊和车马行的买卖开张没多久,但名声传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