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读书网>历史军事>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653章 平稳发展之粮食大“缴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3章 平稳发展之粮食大“缴获”(1 / 4)

张云这里自然是不缺粮食、不缺肉食的。

毕竟,他很早之前就已经积累了超过千万吨的粮食和百万吨级的肉食,而如今经过八路军华北大破袭后,他麾下独立支队以及20多个团级双重管理部队,又陆续为其缴获加成了大概900万吨粮食和百万吨级的肉食。

可以说,目前的他,已经是手握两千万吨粮食和250万吨肉食的“粮食大亨”。

张云的财神之名,名副其实。

不过,在张云心里,这些粮食其实仍然远远不够。

抗战之前,华北地区粮食产量3000余万吨,也仅仅是够吃罢了。

而1942年的华北地区,粮食减产就超过1500万吨,不足战前的一半,河南更是仅有之前的三分之一;另外华中地区、华南地区也都出现粮食减产情况,还要考虑冈村宁次这个老鬼子时不时纵火烧粮,恶意制造粮荒……

可以说,整个华北缺粮问题会越演越烈。

根据记载,旱灾开始于1940年,顶峰于1942、1943年,直到1944年风调雨顺外加失去了四分之一人口后,灾情和粮荒基本缓解。

旱灾最严重的1942年,荒野千里,饿殍遍地,鬻儿卖女,十室九空。

整个北方通往西安的道路上,到处是逃荒的人群,到处是倒毙的饿殍,只有吃多了人尸的野狗和老鼠,瞪着绿色的眼珠子,四处乱窜。

这不是从史书上看到“岁饥,人相食”的短短话语,而是很多后世人的祖辈甚至父辈亲身的经历,在绝境中艰难求存的经历。

而这些在旱灾中挣扎求活的人,都是自己的同胞,甚至,是自己曾经承欢膝下的祖辈……

张云不能对此视而不见。

既然有金手指,那怎能不救,怎可不救!

这也是为什么张云对缴获如此处心积虑、斤斤计较的原因。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