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读书网>历史军事>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273章 “友军”的反共部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3章 “友军”的反共部署(1 / 3)

在老鬼子多田骏布局“囚笼政策”时,国民政府也没有闲着,开始了他们反共、限共的积极部署。

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方面,国民政府依托依托其国内统治地位,持续压制八路军部队的发展,频繁逼迫八路军将从鬼子手中夺回的政权交付给他们,并限制八路军部队的作战区域。

如山东地区,明明是国民政府自己放弃抵抗,将山东地区全扔给了鬼子,但是等八路军部队收复了部分地区政权后,却要求八路军部队撤出,并规定山东纵队在泰安、徂徕山以西,滕县以北,津浦路以东活动,限令鲁南、胶济路以北八路军各支队在几天之内开赴指定地点集结。

同时,山东地区国民政府的敌后抗日武装,提出了“宁伪化,不赤化”,“宁亡于日,不亡于共”,“日可以不抗,共不可不打”等反动口号,并组织“扫马大队”、“反列大队”,持续积极反共亲日。很多国民党士兵转身投靠鬼子,成为了专打八路军和霍霍老百姓的伪军部队(此后数年仍有不少伪军部队一边领取鬼子津贴,一边领取国民政府发放的军饷,然后抗战胜利后他们转身又反正变成了国民党部队)。

随后,就是各地国民政府部队制造蓄意事端。例如,袭击、残害党领导抗日军民的一系列反共摩擦事件。据统计,1939年6月到12月,国民党顽固派仅向山东纵队所属部队就进攻90多次,杀害抗日军民1350多人,扣押抗日干部、战士近1000人。

在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摩擦的同时,国民政府也加强了对边区的封锁。

天下第一军镇守天水,数十万人不去前线打仗,却开始封锁各个路口,限制粮食、棉花、铁、布匹、食盐等必需品贸易进入边区,扣押、处罚运货商民,从而实现“困共”、“穷共”的目的。

同时,天下第一军的军长还大肆扣押赶赴ya的进步青年,不肯为其效力的青年全部被列为“顽固分子”,并送去西北劳动营劳改。该劳动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