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读书网>历史军事>被坑惨了!老爹居然是汉武帝!> 第151章 元朔县学堂的变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1章 元朔县学堂的变化(1 / 4)

刘大海最终还是和董仲舒谈妥了。

只不过是在报纸上提一嘴他华夏理工先贤也曾研究过儒家学问,并提炼了部分精华著成《弟子规》一书。

同时刘大海表示,华夏理工的启蒙学书,可供天下童子启蒙,并不算师出华夏理工。

这一点自然不是董仲舒要求的,董仲舒也不能这么要求。

这一点是曹襄带来的他舅舅的意见。

在刘彻看来,大汉国没有比华夏理工启蒙书籍更合适的启蒙书了。

刘彻是一个博识的人,从小广读皇家藏书。

对这种事情还是十分有判断力的。

刘大海对此自然没有意见,宣传自家学问他求之不得。

至于那些学华夏理工启蒙读物的书生会不会自认为出自华夏理工,就和他无关了。

刘大海答应了董仲舒,董仲舒也承诺只要他还活着,以后儒家和华夏理工非敌。

这是儒家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同样,换来的是他们儒家亦可派儒生在元朔县学堂给学子授课解惑。

这事传到刘彻耳中之后,元朔县学堂就被扩建大了三倍有余,诸子百家皆可在元朔县学堂招收自己的学生并进行传道授业解惑。

在元朔县学堂一开始被申请建立的时候,刘彻就已经有了如此一想法。

只是他还缺少一个时机,去说服大海让诸子百家都能够在元朔县学堂里授课。

如今时机就刚刚好。

元朔县和大汉国的所有城县都不相同。

元朔县学堂也是大汉国第一处大规模教授学子的学堂。

如今,元朔县学堂正式摇身一变,成为了为大汉国培养各种类型人才的重要之地。

而且,把诸子百家聚集在这里,也能激发他们彼此之间的争强好胜之心。

不但便于刘彻控制,也便于出产一些成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