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读书网>历史军事>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第十二章:我的谋士团,风气有点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我的谋士团,风气有点歪(1 / 4)

荀彧深深地看了张韩一眼,他当然明白曹操不是心善仁义如刘虞那样的人,而恰恰相反,曹操乃是雄主,信奉霸道之术。

应当乃是乱世枭雄。

不过自己从投奔来到现在,曹公一直是以礼相待,礼恭备至,所谈无不是仁义为主,为民为先。

荀彧明白这不是曹操有意示好、刻意表现,这是一种尊重。

他在尊重荀氏的百年清誉,这也是两个人彼此之间的默契。

这种默契的边界感,让荀彧始终觉得很舒适,至少比在袁绍处舒适。

袁本初在去年欲不认长安天子,而改拥护刘虞,此举已寒了很多人的心,其中就有荀彧。

现在不一样了。

讨厌没有边界感的谋士!

他还企图撕下明公的边界感,很坏。

可他所行之策,却又有利于民,至少能让青徐来的流民存活。

啧,很烦。

……

“说吧,”曹操着远处消失的背影,过来和张韩道:“伯常,方才声厉,对不住,咱们接着聊。”

张韩愣了愣,点头依言与曹操对坐于案牍两侧,“主公,以悲诗抒发怜悯,以屯田策为百姓计,这样一来可营造一位仁义雄主,自然得人爱戴。”

“这些悲诗当然是写给寒门士子、普通士民、山野隐士传颂的,他们与光鲜华丽的豪门士族不同,不会看不上你,反而会更加崇敬于你,会因为主公出身并不算高,所以亲近他们。”

“呵呵呵,言之有理,”曹操面色尴尬微笑着,主要张韩这一番话,又戳中了他的心思。

有些诗文他早就想写,所谓肿胀也一直在心间,这种倾诉的渴望随时能够喷涌而出。

只可惜,曹操一直不愿写。

因为写出来,士人若是得见一定又会哄堂大笑,并再侮辱一番,偶尔有一些亲善曹操的人会劝诫几句,但仍然会流露出不耻的眼神。

这些眼神,自在雒阳记事以来已经看过太多了,他何止是出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