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读书网>历史军事>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 第250章 墨家的消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0章 墨家的消亡(1 / 3)

【墨徒皆愿为之赴火蹈刃,死不还踵】。意思是墨家弟子们为了巨子的命令,即使是上刀山,下火海,全身磨成粉末也愿意。巨子就是墨家的最高领袖者,所有墨家弟子必须完全无条件的服从巨子的命令,即使是让你去死,你也必须毫无畏惧的去死!

举个例子,在孟胜担任墨家巨子时候,他曾经号召身边的一百八十位墨家弟子和他一块去帮别人守城,但最终因为兵力的悬殊,以及弹尽粮绝等原因,最终败亡殉城。

兵败后,孟胜以身殉城,其余的墨家弟子也毫不犹豫的跟随他自杀殉城,就连逃出去传递情报的三个墨徒,也在传递完情报后,立即返回了孟胜殉城处,自尽而亡。

由此可见,巨子在墨家中的绝对领导地位。但,也恰恰正因为是这一点,让墨家终不为君王所容。

为什么呢?因为对于君王来说,他才是整个天下的主人,全天下的人都应该听他一个人的才对。可偏偏有这么一个组织,他们根本就不听你的,因为他们只听巨子的,一山不容二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面对这种号召能力,凝聚力都这么强的组织在身边,任谁当君主也不能安心啊!关键这个组织的思想还与君王背道而驰,墨家公然存在的巨子制度,必然是君王等统治者必须打压的对象。

墨家不被君王接受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据《吕氏春秋》记载: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这是对墨家之法的一部分叙述,这句意思是作为墨徒的一员,杀了人就一定要偿命,弄伤了人也一定要受以刑罚。

而在墨家之中类似于这样的法令非常的多,时时刻刻的约束着墨家子弟,这也是墨家子弟行事的主要遵守标准。

这些法令确实让墨家的组织纪律更加严谨,对墨家的长期发展也非常有益。但是,同样也因为这些法令,而使得墨家极度遭受君王的忌惮!

因为这些法令的前提是,不能凌驾于君王之上,这个法令约束的范围亦应该在国家法令之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