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读书网>历史军事>盛唐挽歌> 进行一些趣味小科普,便于更深理解正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进行一些趣味小科普,便于更深理解正文(1 / 2)

假设,我的左手只能拿一个橘子,右手也只能拿一个橘子,那么请问我最多可以拿几个橘子呢?

在以物易物的时代,答案是两個,左手一个,右手一个,稳稳当当的。以物易物的社会总是不会出现交易问题,因为左手换右手,无论如何都是稳的。

金属货币,或者实物货币产生了以后,答案是三个。左手一个,右手一个,抛在空中还有一个,飞到半空中那个就是实物货币。

丢一个接一个,玩换手游戏。

可是一旦出现货币,就总是出现交易问题。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什么的。

因为空中抛着的那个是货币,总有接不到的时候。耍杂技者稍微愣个神,抛空中的球就掉了。

那么到了近现代以后,可以抛几个橘子呢?

这个答案不好回答,世界纪录是十四个,如果换机器人来控制,或许可以更多。

扯远了。

自从近现代金融工具发明了以后,处于中间状态的橘子,那就远远不止一个了。

只要橘子不掉地上,那么抛橘子的游戏就可以持续玩下去,一直循环,虽然这是理想状态。

由这个问题继续引申下去,货币对于经济到底有没有推动作用?

答案是既有又没有,还是看抛橘子这个例子。

假设左手右手拿着的都是橘子,而抛在中间的都是球。这符合交易状态,货币只是“代餐”。

那么无论加入多少个球,手里其实都只有两个橘子。

以绝对数量来看,橘子并没有变多。这便是很多人认为货币的增加,对于经济发展没有影响的原因,社会流通的货物总量并没有增加。

但是换个角度看,橘子在手里的次数,是不是变多了?也就是说,换手的频率,是不是变高了?

把换橘子的游戏变成生产和消费的概念。每一次交换,就发生了一次生产和消费,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与生产的次数变多了?

这个就是藏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