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读书网>历史军事>大宋续命人> 第三十章 值得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章 值得吗(1 / 4)

谢大成顿首道:“请恩公思量,张状元刚刚状元及第,虽然春风得意,然而根基未稳,如何就敢以一己之力独抗秦桧一党?那可是大半个朝堂啊,文武官员少说也得上百,其中位高权重者有之,老谋深算者有之。我等粗鄙武夫,行军打仗尚且讲究谋定而后动,张状元堂堂一位状元公,他会丝毫不懂这些?”

张焘没有搭腔,他以宝文阁学士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宣抚四川四年,回来后因不愿党附秦桧,张焘一直称病在家,一直到绍兴二十五年,秦桧病死,张焘才被起复,先是在建康府担任知府兼行宫留守,两年后进端明殿学士,绍兴二十九年,皇帝又升他做万寿观兼侍读,回到临安,张焘力辞,皇帝不许,并授其为吏部尚书。

张孝祥独抗秦桧一党时,张焘在家卧病,等他回到临安,张孝祥又因弹劾罢官归家,这颗大宋政坛上升起的新星像流星一样在临安上空划过,张焘恰好错过了他的光芒。

对于张孝祥鲁莽的举动,张焘自然也有过猜测,却没必要跟谢大成说。

见张焘不开口,谢大成又一个头磕下去,苦笑道:“人人都猜测张状元的背后有人,都猜测是皇帝。如果真是皇帝,秦桧一党动他时,他怎会丝毫没有招架之力?如果真是皇帝,秦桧死后,本是皇帝跟前红人的他又怎会因为一纸弹劾就被罢官归隐?二十几岁的状元郎归什么隐?”

“他遭遇这些起起落落,是因为他遇见了普安郡王!”

张孝祥是唐朝诗人张籍的七世孙,靖康之变时,其父张祁带着母亲和弟弟南逃到明州鄞县定居。

张家的顶梁柱,张孝祥的伯父张邵身陷金占区,因为不肯屈膝事金一直被拘禁,这也为后来秦桧一党构陷张祁杀嫂反叛埋下隐患。张祁只是一个小官,作为外来人口,张家在鄞县并无田产,全家人的生活都只能靠他微薄的俸禄,家境可想而知。

五年后,张孝祥在鄞县桃源乡方广寺的僧房中出世,一直到他十三岁,张家才举家迁回芜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