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读书网>都市言情>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245章 【钢铁帝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5章 【钢铁帝国】(1 / 8)

长江工业的总部会议室。

林志超看着一众集团高层,以及‘中天钢铁’、‘中天拆船厂’的主要管理层,心中有些满意。

长江工业集团的技术实力很强,一直坚持招聘内地来港、香港大学毕业的机械类、化学类等相关人材,所以公司的科研能力绝对不算弱,能自研、修理各种机械,亦可以冶炼铜。

香港大学不是没有理科毕业生,早在本世纪初,太古船坞便从香港大学招募机械工程师;而太古船坞一直是远东的一个造船基地,巅峰时期工人有6000多人,是一家大型造船厂,造出过6000吨的远洋船。

除香港大学外,还有一些理工职业学校,亦可以培养理工类人才。

香港真正缺的是——产业链的发展,没有像后世新加坡那样,政府进行规划、布局。

“拆船厂筹备得如何?”

听到林志超的发问,‘中天拆船厂’的总经理邓忠发,立即说道:“醉酒湾、将军澳的拆船基地差不多已经筹备好,可以去选购船只,然后拉回香港进行拆船了!”

林志超满意这个进度,他要求的拆船厂可不是一般的要求,而是进行了系统化的规划,尽可能的降低对环境的破坏,以及拆卸好的材料如何处置和堆放。

实际上,拆船虽然容易污染环境,但拆船业属资源环保型产业,用拆船废钢代替矿石炼钢,可减少气体污染86%、水污染76%、耗水量40%和采矿废弃物97%,被誉为“船舶再循环工业”或“无烟冶金工业”。但同时,废船含有大量多氯联苯、石棉、三丁基锡、铅、油污、涂料等有害物质,如处理不当会污染海洋、陆地和大气,威胁当地居民健康和生活环境。

香港最早形成规模的拆船产业,是二战后开始萌芽的。

二战后,香港政府忙于清理海运航道,工业家‘郑植之’敏锐地意识到,维多利亚港湾内有不少沉没的战舰和炮弹壳,正是钢铁工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