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读书网>历史军事>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二百八十一章、琉球突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八十一章、琉球突变(1 / 4)

1795年的冬天悄然而至。

整个北国此时都被冰冻了起来。

严寒之下。

东北的移民工作也不得不暂停。

好在在冬天到来之前。

大明朝廷刚通过海运将大量的大米运送到了北方各城。

而各地的流民也被组织起来上大工——就是垫高黄河的堤坝。

这项工作中国人已经做了几千年了。

也许从大禹治水那个时代就开始这么干了——所以现在黄河的河床的海拔都要高于整个洛阳城区所有的建筑了。

黄河的泥沙经过了黄土高原进入中原之后,随着水流流速的变缓而沉积。

而为了伺候好这脾气不这么好动不动就发脾气的老母亲。

只要中华处在大一统的时代,就必然会组织治理黄河,垫高、加固堤坝。

因此,那些在战乱之中失去了一切的中原流民百姓现在是不用担心没事儿做的,在黄河上大工领工钱再去买米养活全家——为了能养活这么多的灾民,大明朝廷足足增发了八百万明元的国债,雇佣了七十多万人,分别在河南、山东两省分段治黄。

垫高堤坝的做法只是治标不治本。

但是现在大明朝廷哪里有什么治本的办法——别说是现在了,就算是后世,也不敢说有根治黄河问题的办法吧。

如今大明朝廷雇佣七十多万灾民以工代赈的事。

这段时间在报纸上是唯一能和对俄之战争版面的事了。

当然报道的重点也是围绕着皇帝陛下勤政爱民,夜不能寐,急灾民之所急,想灾民之所想,亲自下场向南方的阔佬们借钱,一出手就是借八百万,皇后娘娘和后宫的几个贵妃娘娘也典当了首饰,年仅四岁的皇太子殿下也捐出了自己的压岁钱之类的——总之就是皇帝全家都很关心北方灾民了。

在报纸上。

朱家皇室的形象简直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