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读书网>历史军事>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第371章 那拉氏,恭亲王,八大臣和天可汗西征!(求月票,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1章 那拉氏,恭亲王,八大臣和天可汗西征!(求月票,求订阅)(1 / 7)

天高高,野茫茫,风吹草低见康熙。

又到了塞北漠南草原最肥美的夏季了,大清国的康熙帝又一次摇身一变,成了大蒙古的康熙汗,带领着他的百官和后宫,在最精锐的八旗马队的护卫下,行进在茫茫无边的坝上草原之上。一望无际的马队、驼队和马车,在绿色的草原上排出几个齐头并进的四色长队,犹如四条张牙舞爪的游龙,在宛如绿色大海一般的草原上游动着前进。

康熙汗本人则穿着蓝色的行褂,骑着一匹不算高大,但是非常健壮的蒙古马,行进在一队相当庞大的车马后头。一辆辆马拉大车,上面的货物捆得满满当当的。插着正黄、镶黄、正白三色的三角小旗,旗上都有个“内”字。每辆大车上面,除了车夫,还有一个精壮的火枪兵,一杆内务府造办处出品的燧发枪背在肩膀上,挺胸凸肚地四下打量。车队两侧,则是背着火枪,挎着腰刀,一人双马,副马上驮着大包行礼和长矛的八旗火枪骑兵,看起来相当精悍,是足以对抗罗刹哥萨克骑兵的存在!

实际上,在康熙帝亲政掌权之前,满清朝廷的火器制造业就很有实力!和后世人们以为的大清天兵就是拿着大刀长矛送死的形象完全不一样,清初的清军就装备了大量的火器,其中的绿营兵里头大约有三成四成的士兵装备了火绳枪。而“弓马取天下”的八旗兵则有半数配备了火枪!考虑到八旗兵当中的骑兵比例,这个五成火枪率实在不亚于任何一个欧洲列强了。

而且清朝的常备军规模也不是任何一个同时期的欧洲列强可以相比的,大清朝有几十万常备军,按照四成的火枪装备比例,那就是三十多万条枪.都是手搓的!

当然了,清初时候清军的火枪主要是火绳枪,燧发枪的数量很少,线膛枪极少了——也不是没有!后世的军事博物馆里就有康熙朝火绳线膛枪的实物。

不过这也不是因为清朝的统治者歧视燧发枪,也不是清朝的工匠不会制造燧发枪,而是因为清朝崛起的时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