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读书网>历史军事>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第169章 小康熙稳扎稳守,老闯王最后一搏!(求订阅,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9章 小康熙稳扎稳守,老闯王最后一搏!(求订阅,求月票)(1 / 7)

随着刺耳的净鞭声响起,早早就来到乾清宫大门外头,有几个还搓着巴掌,打着哈欠的大臣们,一下子全都精神起来了,纷纷溜达到自己该站的地方,一个挨着一个站好了。

这个时候才不过是辰初时,也就是大早上的七点钟,而且还是正月二十的清晨七点.北京的正月,而且还是没完全走出小冰河期的康熙十一年正月的清晨,这天该多冷啊!

如果站在景山上往下看,此时的北京城还是一片白皑皑的.积雪还没开化呢!

就这气温,这时辰,大清朝廷上最顶级的那些官僚,也不得不起个大早,跑到乾清宫的御门之外,忍受着一阵阵刺骨的寒风,等着那位大清小圣主坐到乾清门底下听政。

这个就是御门听政,也就是所谓的上早朝了!

和后世电视剧里面一堆顶戴花翎的大臣站在一个大殿里面上朝不大一样,康熙喜欢在室外上朝——当然了,大臣在室外,他就不一定了。

冬天太冷,他就在乾清宫的西暖阁里头听政,大臣们在乾清门外头挨冻。夏天太热,康熙就去瀛台岛上的勤政殿听政,大臣们在勤政殿外晒太阳。如果遇上康熙外出,譬如去燕山北面的草原上打兔子,那大臣们就得在野外上朝了。

而且康熙也不似后来那些越来越舒懒的大清皇上,隔三差五才上一回朝,他可是天天上朝的。除非遇上雨雪天气,他才会改个时间,如果一整天都下个不停,那大概就只有取消了。

另外,这个御门听政也不跟菜市场一样,一大群朝臣在那里你一句我一句地议政而是一批一批轮流去康熙跟前跪着说事儿。依着制度,是宗人府的大臣先去跪,然后是六部九卿等各个御门一个个上去跪陈,吏部最后“留堂”,也就是别人都走了,吏部的官再和皇上打小报告。

不过今儿规矩有点改了,当大臣们抵达乾清门外的时候,就看见乾清门正中已经摆上了御榻,榻后立了屏风和表案,看这意思,今儿皇上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