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读书网>历史军事>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第三十一章:人无再少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一章:人无再少年!(1 / 6)

梁国当然不止洛显之一个能人,谢安等人都能够看得出来萧衍这件事不妥,不仅仅是对集权没好处,大多数的士族也不喜欢在自己的头上再多一个主君。

后汉开始的王基本上是不能主管封地内政务的,他们只是吃王国中的食邑。

掌握王国内政务的是国相,这是一个和郡守同级别的官员,这些国相不仅仅负责王国的政务,还要负责监管王。

但历史就是一个轮回。

后汉崩毁后,从曹魏开始,一直到曹魏发生宗亲弑君之事前,各国又开始重用宗亲。

这些分到各地的宗王所建立的王国和王国中的士人就不仅仅是之前那些疏远的关系了。

大多数的士人都有曾经在王府中任职的经历,然后被举荐到中央,这些士人和王之间,都有了一层君臣的关系。

这种君臣的关系自然是不如和皇帝之间的,但比当初后汉时的征辟制度却要更进一步。

这是一种比后汉二元君主还要强的二元君主。

因为征辟的主人,无论如何都不是事实上的君,即便他被人称作府君或者君侯。

而王。

这是真正建国的角色。

王国,即便大量的权力被剥夺,但这依旧是无可争议的君。

一旦宗王被封到地方,那就代表着在士族的头上除了有皇帝之外,还有另外一個君主。

分封制度是双刃剑。

这个制度能够低成本的保证地方依旧在统治秩序中,而且对地方势力的压制是相当管用的,能够保证皇族的统治。

在这个信息传递不够快捷的时代,从中央发出的命令和直接在地方就发出的命令,那反应速度自然是不一样的。

当初秦国统一天下后,如果在广袤的关东地区,重新建立分封,就算是洛氏和项羽想要掀翻秦朝,那恐怕也不太容易。

士族当然不愿意让自己头上有一个皇族。

他们的理由也很是充足,皇帝你让皇族的王在地方,你就不担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