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读书网>历史军事>大国军舰> 第七百二十二章 奔腾200支撑的信息化?(加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二十二章 奔腾200支撑的信息化?(加3)(1 / 9)

“环太平洋98演习是一场规模宏大的军事演习,虽然他们不邀请我们观摩,但是我们也要远远地看着,分析一下他们的战略战术。”回到首都公主坟,秦涛直奔黄楼,见到了自己的老丈人,武胜利立刻就向秦涛解释了叫他回来的意义。

“我们海军要走航母编队,远洋舰队的道路,我们就得向发达国家多学习。”武胜利继续说道:“这次环太平洋演习,美国人派出了强大的舰队,第三舰队的卡尔-文森号航母都出动了,洛杉矶级攻击潜艇就有六条,枫叶国也参加了这次演习,总共有六个国家参与了这次演习,他们还动用了预备役人员参加。”

秦涛点头:“爸,我们要观摩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战术,还有他们之间的相互配合,他们能够多个国家一起进行联合演习,主要还是因为他们的数据链是可以兼容的,在这个方面,我们已经落后了啊。”

秦涛说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数据链。

数据链最初来源于国土防空系统,为了把各个分散的雷达站组成一个雷达网,就需要将大量的数据进行传递,这就需要专门的数据链,对老毛子来说,他们更是需要有自动化的防空火力网,在需要的时候,完全自动运行,自动发现目标,自动引导战机拦截,战机的飞行员仅仅需要在起降的时候控制飞机,其他的时候都可以交给这套自动化系统了。

西方的数据链发展很快,在50年代,美国海军为解决舰机协同问题,决定除了使用简单的无线电引导之外,还得在各类舰载作战飞机与水面舰艇之间建立数据链接关系,这样可以传输更多的数据,于是,link 4数据链就这样出现了。早期的link4功能有限、技术简单,只是单向传输信息,作战飞机只能接收信息。

之后,他们继续发展,仅仅是link4,就有link4a,link 4c等等,后来又了link11,进入九十年代之后,西方开始有了标准了link16数据链,这是一种双向、高速、保密、抗干扰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