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8读书网>历史军事>大唐风流军师> 第261章 初夏长安热似火(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1章 初夏长安热似火(二)(1 / 7)

李彦看看周围这几个朝中重臣,每个人都看着自己,在他们眼里没有轻视,很是都用心在听。这让李彦有些心神震动,尽管他们有时候瞧不起自己,也对自己不满,像温彦博和魏征甚至恨自己。但他们对待国事的时候,还是能听取不同意见,不掺杂个人恩怨,这让李彦佩服他们。能一心为民的官员不多,能为国为民的更是很少。

大唐初年开启贞观之治,君明臣贤是基础,也同时创造了无数的人杰。是大环境造就了这些人,还是这些人造就了大环境,李彦说不清楚。

他这个连党员都不是的人,也谈不上什么马列主义思想,但几十年的熏陶,让他也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那就是英雄创造历史,同时历史时势又创造英雄,他们是相辅相成的,是辩证的关系。

李彦严肃下来,脸上没有了嬉皮笑脸随意的样。这几位大臣还是比较熟悉李彦的,很少看到他这样,都感到有些惊奇。李彦沉吟一下,说道:“皇上,诸位大人,其实我认为道理很简单,法律不在于严和松。其实法律就是法律,无所为他是宽松还是严厉,最基本要看到法律的本质。法律是人制定的,他所面对的是人,实施者是人,作用者也是人,所以,法律是它的外在形式,他的核心是人,离开了人,法律不过是一纸空文。无论是对掌握法律的人,还是它所作用于的对象,离开人,法律根本不存在,也没有存在的价值。”

李彦这样的说法确实有些超出了李世民、房玄龄这些人的思维模式。并非是他们的水平比李彦低,而是理论基础比李彦低太多,所以是要思考这些论述的。

李彦看他们都是一脸沉思样,连温彦博也不再仇视李彦,而是在思考他的话,就接着说道:“所以说,认为法律应该严厉的没错,认为法律应该宽松的也没错,因为两种想法针对的是不同的人群。制定法律的是人,可他们超出了法律所监督的对象,而是站在立法者和执法者本身的角度去想问题。如果立法者和执法者本身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